600【赞美】-《民国之文豪崛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,
    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,佝偻的人民,
    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——拥抱,
    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。”
    苏雪林是写过很多现代诗的,而且经常评论名家的诗歌,对现代诗的理论研究颇深。此刻,她的双眼闪烁着亮光,从周赫煊写下第一节诗开始,她就已经知道这是篇伟大的作品。
    当看到诗歌的第二节,苏雪林瞳孔猛缩,死盯着那潦草的字迹,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。
    “一个农夫,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,
    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,许多孩子的父亲,
    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,
    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,
    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,
    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,
    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然而他没有,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,
    再一次相信名词,溶进了大众的爱,
    坚定地,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,
    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,
    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,
    他没有流泪,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。”
    联系诗歌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,苏雪林知道,周赫煊不是在写农民,而是在写古老的中华民族。
    “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,
    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,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当我走过,站在路上踟蹰,
    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,等待着,
    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,
    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,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