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篇文章发表于1992年,他先前抱着“抄底”的心思,安排彼得将其版权提前买了下来。 前世,由这篇文章改编而来的电影,还帮马修·麦康纳在奥斯卡一举斩获了影帝大奖。 这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冲奖片。 刚好,吕睿接下来本就不打算继续拍商业片,而是想拍一部现实题材电影,用以冲奖。 “要不就拍这个?”他喃喃自语,心里泛起了些许动意。 似乎是感应到了他的想法,前不久才刚下发完奖励的系统,突兀地给出了新提示: 【叮·请汉化好莱坞电影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,并通过电影局审核】 【任务完成后奖励:C级天赋「让-马克·瓦雷的“视角风格隐形感”与“镜头语言真实感”导演技巧」】 听到系统的这两句提示,吕睿瞬间有了决断。 拍! 就拍疾病与救赎! 系统都发布任务了,此时不拍,更待何时? 不过,想汉化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却不容易。 原版中涉及了艾滋病、毒品、同性恋、跨性别、食品药品监察局丑闻等诸多敏感话题。 别说是放在国内,就算是国外,想拍出来难度都极高! 原剧本要是放在国内,吕睿就算人脉通天也过不了审,这是原则性问题。 除非他像田状状、姜闻似的,冒着被禁导的风险,绕过电影局,直接将成片送审电影节,才有可能拍出来。 但这种后果未免太严重。 所以,汉化不能完全照搬原版,只能借用一部分框架,然后以国内国情为基石。 突然间,吕睿脑海中又冒出一个电影名。 《我不是药神》! 这部电影和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,并且主题都是疾病与救赎。 “要不把这两部电影的剧情融合到一起?取双方精华,弃双方糟粕?” 吕睿越想越觉得可行! 思考半个多小时后,他猛得一拍桌子:“就这么干了!” 对于提前抢占韩三坪闺女未来“机遇”这一点,他倒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。 对方这会还在外国语学校读大学,距离去北电考研还早得很。 大不了等她读研结束,出来实习后,再补偿她一部不逊色于《我不是药神》的电影项目。 说干就干! 他打开一个新文档,径直投入到了剧本大纲创作中。 首先,他仔细回忆了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中罗恩·伍德鲁夫为了生存与FDA及制药商抗争的情节,以及《我不是药神》里程勇从一个卖神油的小商贩转变为病人心中“药神”的历程。 紧接着,他将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中对社会制度性问题的揭示,以及《我不是药神》里对普通人生存困境的刻画相结合到了一起。 这样既保留前者中人物在绝境下的挣扎与自我救赎,又融入了后者里小人物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转变。 主角本身就是一个生活窘迫、且身患绝症的普通人。 偶然间,他接触到了一些同样身患重病,却因高昂药价而绝望的患者。 在求生的意志下,众人一起在国内复杂的医药环境下,想办法寻找价格亲民的治疗药物。 过程中,既要面对来自监管部门的调查,又要和唯利是图的药商斗智斗勇…… 在人物塑造上,吕睿借鉴了《我不是药神》里对程勇性格转变的细腻描写,让主角从起初单纯为了保命和赚钱,到后来被患者的遭遇打动,逐渐肩负起为患者谋希望的责任。 同时,他又参考了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中罗恩与变性异装癖病友雷恩之间真挚的情谊,为主角设置了一群性格各异但同样善良勇敢的伙伴,他们在帮助患者的道路上相互扶持。 而在主题表达上,新剧本既展现了患者们在疾病面前的无助,又突出了他们对生命的执着渴望。 就像两部原作一样,主题思想是引发人们对社会、医疗、人性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…… “叮铃铃——” 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吕睿的思绪。 这次是侯宏亮打来的。 接通后,就听对面汇报道:“吕董,《士兵突击》项目组已经搭起来了,我找来了电视剧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导演康红雷……” 近十分钟后,汇报结束。 “很好,就按你的思路来安排吧。”吕睿没听出什么问题。 和《闯关东》一样,《士兵突击》也属于正剧这一类型。 在他记忆里,这部剧同样也是大爆和大卖的典型案例,多年后仍是经典。 因此,他对于侯宏亮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,甚至反而比侯宏亮对这部剧的信心还足。 其实《士兵突击》并不是一手货,而是“二手货”来着。 在到达睿视界之前,就有一个小公司买走了原著版权。 只可惜,因为故事里没有明星阵容和男女情爱桥段、剧情也不曲折,所以版权又回到了兰晓龙手里,最终被他带来了睿视界,恰好被侯宏亮又给盯上了。 或许是因为在山影工作多年,以及自身军旅生涯的经历,侯宏亮对这种军旅题材特别情有独钟。 双方也算一拍即合。 “现在还有个关键问题。”侯宏亮打电话过来除了汇报工作,还抱有求援的目的。 “什么问题?” 吕睿有些疑惑,钱都到位了,项目也组起来了,选角拍不就得了? “因为剧中涉及到不少军用设备,所以得请八一厂协助。” 军旅题材都绕不开八一厂,这是业内共识。 八一厂背景十分深厚,虽然在商业上提供不了太多协助,但用于“背书”和协调军用设备却很管用。 “山影那边帮不上忙?”吕睿记得侯宏亮说过,山影要与睿视界达成战略合作来着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