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,恭喜李按导演,凭《断背山》斩获最佳影片金狮大奖!” “转载自《好莱坞日报》:由吕睿编剧并监制,投资1.5亿美元的动作/灾难题材电影《我是传奇》,定档12月2日登录北美院线。” “《飓风营救》北美档期已确定,10月14日,敬请期待!” “继《潜伏》后,由吕睿编剧的最新恐怖片《灵动:鬼影实录》,定档10月31日,万圣节前夜……” “睿视界新剧官宣立项——《士兵突击》,联合八一制片厂打造,讲述农村娃许三多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‘兵王’的励志历程。” … 9月上旬是华宜兄弟在大搞营销,看得圈内、圈外人目不暇接。 这才刚到中旬,风头就转到了睿视界这边。 更准确地说,是吕睿本人身上! 《我是传奇》《飓风营救》《灵动:鬼影实录》,三部电影将齐登好莱坞市场,这牌面着实够大! 相比之下,华宜的《夜宴》《墨攻》等项目多少显得不够看。 就连李按凭《断背山》拿金狮大奖的热度,都被压下去不少。 毕竟那是部同性题材影片,主演又都是老外,不太符合国内行情,媒体报道力度本就有限。 但吕睿的这些电影项目却不同,若是能全部大卖,那可全都是实打实的荣誉与勋章! 比起冯小钢、张艺谋、陈凯哥等人,他眼下在诸多宣传口的领导面前,简直就是“香饽饽”般的存在。 电影学院出身,祖上几代都是普通农民、工人,不涉任何派系…… 这就叫根正苗红! 何况他自己还有真本事,要票房有票房、要奖项有奖项,关键是年轻、懂事、潜力无限…… 洛杉矶机场。 吕睿正准备登机,韩三坪的电话突然打来:“部里领导今天开会时特意点了你的名,说要把你当成重点培育对象,让我们这些‘国字头’单位的,好好给你搭台子、铺路……” 听着这隐晦提醒,吕睿瞬间秒懂:“感谢领导栽培,我一定好好干,为华语影视行业添砖加瓦!” “哈哈,好,”韩三坪满意极了,“有空多来中影坐坐,我跟底下人交代过了,你来了不用通报,直接来我办公室。” “一定!” 刚挂了韩三坪的电话,任忠伦的来电就接了进来。 “吕导,有空多来上影走走,我们这儿好东西也不少,保准你满意……” 吕睿虽然不清楚部里领导开会时具体说了什么,但从韩三坪和任忠伦接连来电来看,他接下来的路肯定会比之前好走得多。 “任董相邀,自然要去,哈哈。” “行,我扫榻恭候。” 没聊几句,因为要准备登机,两人便结束了通话。 由于飞机起飞时不允许接打电话,所以吕睿便开了飞行模式。 等正式起飞,进入巡航平稳阶段,他这才关掉飞行模式。 下一秒,就见几个未接电话和短信跳了出来。 从信息里的自我介绍来看,基本上都是各大国字头传统电影制片厂的人发来的。 吕睿大致翻了翻,目光着重落在西影上。 想当年,西影是何等的辉煌,京圈在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。 可惜随着政策明朗,商业片开始占据主流,西影逐渐出现了掉队的迹象。 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张艺谋,多数老导演根本玩不转商业片,培养新人难度又高。 过入千禧年后,行业人才大量涌向京、沪,加上各大艺术院校也在那边,经济繁荣同样轮不到大西北…… 多种因素影响下,西影的衰败也成了必然。 但是嘛…… 吕睿眼珠一转,忽然想起了西影的那些“老前辈”们。 俗话说得好: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 西影整体经济效益虽然不行,但论到牌面、资历、行业地位,谁能比得过? 要是可以让他们也来帮帮忙…… 一念至此,吕睿先礼貌客气地回复了那些制片厂人员发来的消息,而后取出笔记本电脑,继续投身于剧本创作之中。 原本他还在忧虑,自己筹备的这个剧本在过审时或许会面临不小的阻碍。 但如今,形势逐渐明朗起来。 正如古人所言:车到山前必有路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 遇到问题,总归会有解决的办法。 当然,他自己肯定也不会莽撞行事,去触碰那些敏感雷区。 在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里,男主患的是艾滋病,剧情主要围绕抗艾药物展开。 而《我不是药神》经过改编后,男主成了生意人,关注的是白血病患者急需的仿制特效药格列宁。 这两部电影都是各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,可不是简单拿来汉化或改编后就能开拍的。 特别是艾滋病,在国内,这是个令人“谈之色变”的词汇。 吕睿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照搬。 套用框架和部分情节就行了,主演脉络还得选择新的主线。 经过这段时间打听、搜集消息,他给男主设定的身份背景是一名“肝癌”患者,聚焦的“高价救命药”是索拉非尼。 根据前世记忆,这款药会在明年年末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,进入了国内市场,并在随后成为了晚期肝癌治疗的靶向药。 但当下,它在国内却属于尚未获批的新药,国外价格更是高得惊人,普通患者根本无力承担。 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,患者只能选择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。 可治疗癌症的高昂费用,又岂是普通家庭能负担得起的? 这恰恰贴合了当前的时代背景。 一次偶然的病友聚会,主角得知国外有价格相对低廉的仿制索拉非尼。 起初,他只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,冒险托人从国外代购。 但看着身边病友们同样绝望无助的眼神,他心中的正义感被点燃,毅然决定要为大家开辟一条“生命线”,哪怕前方是荆棘密布、困难重重…… 如果说“系统”是助力吕睿成功的关键金手指,那么“重生”对他来说,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优势。 但凡他没看过《我不是药神》成片,不知道索拉非尼会在明年9月获批进入中国市场,这个剧本都改不成! 而现在,不仅剧本改编工作进展顺利,后续还有可能借助政策热度,进一步扩大影片的影响力。 这局面简直赢麻了! 与此同时,就在吕睿忙着改剧本时,杰森·布乐姆这边《灵动:鬼影实录》的宣传也在有序推进中。 所有前期宣传的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用心理、听觉和视觉暗示的方式诱导观众,让他们相信发布的消息、视频、乃至于电影正片都是真实的。 这就跟心理学上的潜催眠是一个道理。 最佳案例就是《女巫布莱尔》,不过这部电影拍的太粗糙,虽然花费了大价格的宣发投入,也确实带来了可观收益,但电影导演和主创等却全被骂成了臭狗屎。 可《灵动:鬼影实录》却不同。 虽然这部电影的宣传也带着“欺骗性”,但电影本身却足够精彩真实。 200万美元的成本投入,绝对可以让观众们满意! 所以,即便宣传规模和欺骗性铺得大,但从主创到发行团队,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。 用吕睿的话来讲就是:“那些被“骗”来看的观众,说不定还会感谢我们,让他们看到了这么精彩真实的恐怖片。” 被彻底洗脑的杰森·布乐姆,如今更是满心期待影片的票房成绩。 办公室门被推开,负责第二阶段宣传的乔尔走进来汇报道:“Boss,按您吩咐,视频已经转发出去了。” “好。”杰森满意点头,接下来就等水军推动,热度发酵了。 可这时,乔尔却皱眉不解道:“到现在,我们在宣传上的投入已经高达730万美元了,预计还要投入不少于1000万美元,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影投资成本,真的能回本吗?” 这话让杰森脸上的笑容一僵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