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如今有陈凯哥在前冲锋陷阵,顺势跟上也无妨。 于是,睿视界当即发表通告,响应打击盗版的号召。 吕睿本人则联名宁皓、申澳、赵朋几人,也在倡议书上授权了自己的名字。 一时间,打击盗版的话题热度持续上涨,成了业内乃至全网关注的焦点。 《无极》也借此热度暴涨! 反观陈可欣的《如果爱》、张艺謀的《千里走单骑》以及刘振伟的《情癫大圣》,则被压制得抬不起头。 眼看这声势,几乎所有人都觉得,《无极》必将成为继《英雄》后,华语影史上的又一史诗级荣光! …… 一晃眼,时间到了11月28日。 《我是传奇》首映礼正式启幕。 华盛顿音乐剧院周边的两条街区已经被临时封闭。 沿街柏油路面上覆盖了一层枯黄的落叶与细碎的碎石,仿佛历经了长久的荒芜。 半数路灯歪斜着,灯杆上缠绕着灰败的布条,风一吹便簌簌作响。 几辆布满锈迹的汽车随意横在路边,车窗碎裂、车门敞开,其中一辆的挡风玻璃上还贴着泛黄的纸条,上面用歪扭的字迹写着“救救我们,在第五街……” 街角的报刊亭早已倾颓,散落的报纸被风吹得四处翻滚,上面的日期还停留在“末日”之前。 大屏幕立在街区入口处,循环播放着电影里空无一人的第五大道、以及货架倾倒的废弃超市画面。 那寂静的街道与偶尔闪过的阴影,让刚踏入街区的嘉宾们瞬间绷紧了神经。 CNN特派记者莱克正扛着摄像机,在对首映礼现场进行转播。 与他一同踏入街区的,还有许多受邀前来参加首映礼的幸运观众。 众人踏入街区后并未四处走动,而是按照路牌指引,警惕的朝剧院方向走去。 大街上一片死寂,寒风吹过,让人心里一阵瘆得慌。 突然,巷口闪过一个佝偻身影,伴随着低沉的嘶吼声,引得人群一阵惊呼! 那是扮演“夜魔”的演员,穿着灰黑褴褛的服装,在阴影中快速穿梭,转瞬便消失不见,只留下挥之不去的紧张感。 莱克用高速捕捉摄像机拍到了这一幕,然后通过电视信号转播车,投放到了多家电视台。 屏幕前的观众们看着这一幕,与现场众人一样,纷纷发出了惊呼: “刚才那是夜魔吗?看着好吓人!” “听说夜魔通常都会在晚上露面,白天的话应该不会有事。” “一定要小心,要顺利到达剧院,别被夜魔抓住……” 此时,社交媒体上,“偶遇夜魔”的话题已悄然发酵。 有人拍到了“夜魔”在街角一闪而过的模糊身影,有人上传了自己对着“求救纸条”的合影,讨论声浪随着入场观众的增多而愈发高涨。 从踏入这片封闭街区起,所有人都像真的走进了电影里的末日世界。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紧张与好奇,等待着这场特殊首映礼的正式开启。 尽管在场每个人都清楚,眼前一切不过是电影宣传噱头。 那些“夜魔”是演员,街道的荒芜是精心布置的场景,所谓的“求救纸条”也只是道具师的手笔…… 但这丝毫没有削弱关注度,反而让这场首映礼营销热度持续飙升。 毕竟封闭华盛顿两条街区来打造一场电影首映礼这件事,本身就足够震撼! 消息早在几天前就传遍了全美,以至于眼下不仅媒体蜂拥而至,连不少普通民众都特意赶来街区外围围观,想看看“末日场景”究竟长什么样。 社交媒体上,相关话题讨论量呈几何级增长,热度不输任何重磅新闻。 这种沉浸式体验,让观众能在走进影院前就对电影产生了强烈代入感。 即便明知是假,但那份身临其境的紧张与好奇,也足以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这场“末日盛宴”买单。 这也让尚未正式上映的《我是传奇》,顺利成为了全美的焦点话题。 一路向前,街区两边遍地荒芜,夜魔的身影不断闪现。 每隔一段距离,就会出现一块“安全区指引牌”,箭头指向华盛顿音乐剧院,牌面边缘处还故意做了磨损处理,像是幸存者们临时手绘而成,真实感瞬间拉满。 现场人群热议不断: “穿过这条街区就能看到丹泽尔·华盛顿了吗?” “应该能,期待一下吧,我都好久没看到他主演的电影了。” “黑人拯救世界,想想就带劲!” “那当然,美国可不只有白人,没有我们黑人,哪有现在的美国?” 一路有惊无险,数百人顺利进入剧院内部。 此刻,剧场里已被改造成了电影主角的“安全屋”。 墙面上贴满了泛黄的病毒扩散地图,密密麻麻的便利贴记录着零碎的幸存者信息,诸如“第三街区有物资”、“夜魔怕紫外线”等。 舞台中央则立着复刻的武器架,仿真步枪、砍刀整齐排列,旁边摆着几盆精心养护的绿植,在昏暗光线下透着生机。 背景里,“日常防御警报”的低鸣与“收音机杂音”交织,一瞬间便将人拉入了密闭的生存氛围。 众人依照指引落座,但目光仍被周遭细节所吸引着。 突然,全场灯光骤暗,只剩下“应急灯”发出幽绿微光。 大银幕微微亮起,开始播放“病毒爆发后第1000天”的专属短片。 画面里,丹泽尔·华盛顿独自坐在安全屋里,对着镜头喃喃自语: “第1000天了,收音机里的信号依旧只有杂音……这世上,真的还有其他幸存者吗?” 话音刚落,一道低沉的声音突然从黑暗中传来,带着收音机般的电流感: “这里是幸存者广播,提问,现场是否有人相信,末日之后仍有希望?” 主持人以“幸存者”身份现身,抬手示意。 台下观众纷纷应声举手,现场镜头实时捕捉着一张张或坚定或动容的脸,投映在大银幕上。 这一刻,仿佛全场所有人都变成了末日里的同路人,而关于#我是传奇幸存者#的讨论也随着转播扩散到了全网,再次引发热议: “上帝啊!这也太真实了!” “实景体验电影画面?我的天!今天能去参加首映礼的观众实在是太幸运了。” “等电影上映,我一定要去看,这场首映礼宣传也太酷了!” 与此同时,电视屏幕前,《纳尼亚传奇》的发行团队已经看懵了。 “一个电影首映礼而已,有必要做到这份上?”发行主管揉了揉眼睛,盯着画面里的“安全屋”布景,语气满是难以置信。 旁边的策划助理张大了嘴:“封闭街区就算了,剧场里还搞成这样?连背景音都是电影里的警报声……这构思也太夸张了吧!” “关键是那个互动环节,”另一位成员指着屏幕上观众举手的画面,“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‘幸存者’,这传播力简直了!咱们之前想的路演、访谈,跟这比起来简直像过家家。” “这方案是谁想出来的?”有人忍不住追问,“华纳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发行天才了?” “谁知道?这么牛的方案,估计只有业内顶级团队才想的出来吧?” 团队里一片惊叹,原本对《我是传奇》的轻视彻底消失,只剩下了对这场“降维打击”式营销的震撼。 他们突然意识到,这个冬天的票房之争,恐怕远比想象中难打得多! 然而,很快他们就发现,眼前这些仅仅只是前期预热,真正的“大招”还在后面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