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以吕睿现在的身份,愿意坐下来跟大家喝酒聊天,已经算很接地气了。 王保强对此感触最深! 他在公司见王仲军、王仲磊时,对方哪怕再热情,也透着股居高临下的疏离。 可吕睿却不一样,明明身居高位,却让人觉得十分亲近。 喝到兴头,王保强壮着胆子端起酒杯,红着脸自我推荐道:“吕导,我虽不是科班出身,但敢拼敢学,也愿意琢磨角色。 您以后要是有适合我这种类型的戏,还请给我个试镜的机会。” 吕睿笑着跟他碰了杯:“行,没问题,先留个联系方式,有合适的角色我叫你过来试。” 王保强大喜,一口干了杯里的酒,连忙掏手机存号码。 其他人见吕睿心情不错,也纷纷凑过来交换联系方式,生怕错过机会。 酒局上多是男人,聊到兴头难免说起女人。 陈思成拍着桌子吹牛,说自己当年考上了上戏后,为了抢女友跟同学打架被开除,不服气,转头又考上了中戏…… 王保强听得眼睛都直了,满是羡慕。 吕睿看他这模样,好意提醒:“保强,你可别学他,你这性格就不适合找太活络的女大学生,得找老实本分、会持家的。 这圈子诱惑多,坏女人不少,没把握能拿捏住,就别轻易投入感情,小心被骗财。” “啊?是吗?”王保强微微一愣,他其实一直习惯把所有人都当成好人的。 没等他反应过来,陈思成已经凑了过来。 他先奉承了句“吕导说得太对了”,然后才看向王保强,“你可得提高警惕,有些女人就专挑你这种实诚人骗,等捞够了钱就跑,这种事太多了!” 王保强听到这些话,不由得陷入了沉默,低着头琢磨起来。 前段时间,他去西北大学参加活动时,认识了个女大学生。 对方总主动跟他聊天,长得也挺对他胃口,而且特愿意亲近他。 他心里正有点动心呢,毕竟对方看着确实不错。 可现在听吕睿和陈思成这么说,他突然觉得还是要好好掂量掂量。 自己好不容易走到今天,要是被人骗了,岂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? …… 临近10点,酒局正式散场。 演员们各自道别离开,吕睿则和侯宏亮、康洪雷、兰晓龙三人转去了隔壁茶室。 刚坐下,吕睿瞥了眼侯宏亮那按捺不住的神情,便笑着开口:“又有新项目了?” “佩服!吕董这洞察力真是……” 侯宏亮话没说完,就被吕睿摆手打断:“行了,别拍彩虹屁了,有新项目就拿出来我瞧瞧。” 闻言,侯宏亮和康洪雷同时看向兰晓龙。 显然,剧本是他打磨的。 兰晓龙当即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迭装订好的剧本,双手递到吕睿面前,客气道:“拙作,不值一提,还请吕导过目。” 吕睿笑了笑,接过一看封面,只见上面赫然印着《我的团长我的团》七个字。 他眼底掠过一丝了然,随即翻开剧本看了起来。 “这剧本的灵感,来自于我对中国远征军的关注。”兰晓龙在旁缓缓开口,认真介绍,“背景定在滇缅抗战时期,我没直接写真实部队,而是虚拟了一个团、一个团长。 但团里的人,都是从五湖四海凑来的‘散兵’,有逃兵、有学生、有老兵。 剧情里会把‘第一次入缅作战’、‘败走野人山’、‘松山战役’这些真实历史事件,揉进这个虚拟团的经历里,让故事既有历史厚重感,又能通过小人物的视角,把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写透……” 康洪雷在一旁补充,语气里满是感慨:“老兰这剧本,真是写到我心坎里了。 大的故事脉络都有史可依,没瞎编乱造,但又跳出了传统战争剧‘高大全’的套路,专写那些‘不完美’的士兵。 他们会怕、会逃、会吵架,可到了该扛事的时候,又能拧成一股绳,这算是开创了中国战争题材剧的新路子,只是……” 他话没说完,兰晓龙就轻轻叹了口气:“其实这剧本编纂时,我拿给不少业内人和专家看过,评价却褒贬不一。 有的专家说,把抗战写得这么‘零碎’,没突出英雄气概,是对历史的不尊重。 可也有学者夸,说这才是真实的战争,是在还原人性,我心里没底,才想着趁今天大家都在,一起研究一下。” 侯宏亮始终没开口,但视线却没从吕睿脸上挪开。 他想听听吕睿的意见,看要不要投资这个项目? 但三人不知道的是,吕睿其实对这部剧早已熟知,甚至包括前世这部剧引发的争议也清楚。 说到底,这就是精英创作者追求的“真实人性表达”,和大众习惯的“英雄叙事形式”没对上。 通俗点讲,就是想讲的太深,观众一开始没接住,但这恰恰又是它的价值所在。 翻看完最后一页,吕睿抬起头,语气肯定道:“不错。” 兰晓龙眼前一亮! 侯宏亮连忙追问:“吕董,这剧能拍?” “能拍。”吕睿微微点头,略一思索后说道,“思想内涵够深,精神立意也正,没把战争写成爽文,反而盯着小人物的挣扎,这才是对历史的敬畏,而且这种风格能引领战争剧的新方向,值得做。” 康洪雷听了,忍不住道:“这剧风险可不小,要打破常规,得有试错的勇气,拍出来可能不被市场立刻接受,投入的成本也不会低。” 吕睿笑了笑,端起茶杯抿了一口:“睿视界别的可能缺,但最不缺试错的资本。 只要剧本好、方向对,钱和资源都不是问题,你们尽管放开了做就是。” 几人听着这话,看向他的眼神又敬又叹。 上千万的项目说拿来试错就试错,跟着这样年轻敢闯的老板,与那些守着老规矩的公司就是不一样。 也难怪底下人个个干劲十足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