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你是这辈子都不打算回日本了是吧? 不少人都十分震惊的看着他,显然是没想到,他居然会说出这种话。 然而,矢野浩二却没觉得自己这话有什么不对。 他是一个很正视历史的人,不然也不会在国内一直演反派。 或者说,他其实就是一个“日奸!” 包括这部戏中的其他日本演员,大多都是如此。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主要还是为了来这边混饭吃,毕竟日娱那边实在是太卷了。 到了这边,只要日语说的足够流畅,到处都是演戏的机会,以至于不少人已经快被洗脑成功了。 将来真要是这边打他们那边,愿意带路的人绝对不会少。 例如“虹军托我给您带个话”这种台词,他们可太熟练了。 反正在吕睿看来,以后双方肯定免不了会有一番对决的。 毕竟霓虹那地方,天天不是地震就是海啸,而且还有一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喷发的大火山。 在这个基础下,未来他们一定会发起侵略的,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活路。 而到了那时,或许就是报仇雪恨的时刻! … 没有八卦炒作,没有轻松调侃,只有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创作的认真! 这场开机仪式,与其说是一部电影的启动,倒不如说是一次对历史的缅怀与致敬。 而《南京照相馆》这部影片,也从一开始就注定承载着不一样的重量。 记者们准备了许久的话题,大多都没有用上。 尤其是一些关于舆论的问题,更是全部都被他们憋在了心里。 开机发布会结束后,工作人员按照惯例,准备将装有红包的信封分发给到场的媒体记者们,可却没想到迎来了一致的拒绝。 “这红包我们不能收!” 一位资深娱乐记者率先摆手,语气郑重,“这部电影是为了缅怀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,要是拿了红包才写好评,我们心里实在亏得慌,也对不起那些惨死的先辈,请相信我们,后续报道我们一定会客观描写……” 其他记者纷纷点头附和。 最终,愣是没有一位记者收红包。 大家带着对历史的敬畏,收拾设备快步离开了现场。 这在娱乐至死的影视圈,绝对堪称罕见! 而在当天下午,关于《南京照相馆》开机的新闻便在各大平台发酵,多条新闻标题更是直击人心: “《南京照相馆》开机仪式肃穆祭奠遇难同胞,主创誓言揭露日军罪行,一定要铭记历史!” “凭历史立意,赢得行业尊重,这才是真正值得称赞的现实题材电影!” “吕睿强调,《南京照相馆》主要聚焦于大屠杀中的平民抗争,旨在补上文化掠夺的叙事缺口……” 网友们看到报道后,更是纷纷在评论区留言,字里行间满是对影片的期待与对历史的缅怀: “看完开机仪式的报道,鼻子一酸,现在太多电影只想着炒作八卦,难得有一部愿意沉下心讲历史、缅怀先烈,希望这部电影可以拍好,我到时肯定去电影院支持。” “希望影片能还原真实的历史,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南大屠杀的真相。” “之前我还担心同题材电影会扎堆炒热度,现在看《南京照相馆》的立意完全不一样,聚焦文化掠夺和舆论操控,这个角度太重要了! 日军当年不仅杀人,还想篡改历史,这部电影就是要把这些都曝光出来,强烈支持!” 放眼望去,无论是主流还是娱乐媒体报道,亦或者是网友评价,都没有浮夸的吹捧,只有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影片的真诚期待。 姜闻更是出面发声,强调道:“我认为,《南京照相馆》已经超越了普通影视作品的范畴,是承载历史记忆、传递民族精神的载体,它比《鬼子来了》还要更优秀……” 很显然,对他来说,这部电影完全承载了他的思想和精神。 鬼子就是侵略者! 各大官媒纷纷转载了他的这句话。 可惜,《鬼子来了》作为一部被封禁的影片,别说是影院,连视频平台都上不了。 同一时间,另一边正在《南京!南京!》剧组的陆钏,整个人都已经傻了。 眼瞅着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核心论调得到了全网以及主流媒体的一致盛赞,他突然发现,自己这项目恐怕要糟糕啊! 因为两者之间,完全是用的两种叙述方式。 《南京照相馆》走的是“铭记历史、传递精神”的正途,立意高远且贴合主流价值观。 而《南京!南京!》的叙事方向则更偏向于个体视角下的战争残酷,并且还是日本兵的视角! 这个方向虽然也有情感共鸣,但却少了几分历史厚重感。 要是上映后被一对比,他的论调肯定会饱受非议。 “完了,麻烦大了……” 陆钏已经开始疯狂挠头了。 剧组工作人员见他脸色不对,都不敢上前搭话,拍摄现场的氛围也变得压抑起来。 绕着监视器走了两圈,陆钏只觉得自己脑子里嗡嗡直响。 他也不是没想过调整叙事方向,可现在剧组已经开机,演员、场地、设备都已就位,投入的资金更是数以千万计,根本没有回头的余地。 而且,叙事大方向也没法改,毕竟资方是有要求的,最多也就是在细节上做一些调整。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,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往下拍。 不能停! 不敢停! 也没法停! 现在只能选择一条路走到黑,不然只会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的下场。 到时候,光是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