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码头上旌旗招展,阮小七率领水军列队相迎,锣鼓喧天,气氛热烈。王伦亲自在码头迎接,给足了对方面子。 那宣旨官手持一卷明黄绸缎(仿制帝诏格式),趾高气扬,在临时搭建的香案前,拉长声调宣读“圣旨”,大意是:欣闻梁山泊主王伦,雄踞山东,威震北地,与朕同心讨伐无道赵宋。特册封王伦为“梁王”,总管山东军政事务,望即日启程,赴帮源洞朕之御前,接受册封印绶,共商伐宋大计云云。 沙力鳌在一旁满面红光,自觉立下不世奇功,不断向王伦使眼色,示意他赶紧谢恩。 王伦脸上堆满“受宠若惊”的笑容,躬身接过那卷“圣旨”,口中连称:“圣公天恩浩荡,王某何德何能,竟蒙如此厚爱!实在是……实在是……”他一副激动得语无伦次的样子,却绝口不提何时动身去帮源洞。 随后便是盛大的欢迎宴会。聚义厅内珍馐美味流水般呈上,扈家庄特供的“好汉香”更是敞开供应。王伦、林冲、吴用等人轮番向沙力鳌和那位“侍郎”敬酒,言辞极尽恭维,将方腊的“伟业”吹得天花乱坠,将沙力鳌的“功劳”捧得举世无双。 沙力鳌本就志得意满,几杯烈酒下肚,更是飘飘然不知所以,只觉得江南金陵的繁华似乎已唾手可得。那位“侍郎”也被这北地豪杰的“热情”与“恭顺”所迷惑,认为招揽梁山之事已成定局,放松了警惕,开怀畅饮。 接连数日,梁山方面都是好酒好菜招待,安排游览水泊风光(限定区域),观赏士卒操演(非核心内容),让沙力鳌一行沉醉在温柔乡中,乐不思蜀,几乎忘了催促王伦南下受封的正事。 就在沙力鳌等人晕晕乎乎之际,王伦已悄然移步祝家庄。在祝家庄那座比聚义厅更为私密、坚固的议事厅内,他会见了快马赶来的宿元景。 宿元景被引入厅中,只见王伦独自一人,坐在主位上,正悠闲地品着一杯清茶。他仔细打量这位名动天下的梁山泊主,只见其人身形不算魁梧,面容也称不上英武,甚至带着几分书卷气,唯有一双眼睛,清澈而深邃,平静无波,让人完全看不透其心中所想。他气定神闲,仿佛外面世界的纷扰、南北使者的到来,都与他无关一般。 “宿太尉,久违了。”王伦放下茶杯,微微一笑,声音平和,“劳太尉久候,还请见谅。” 宿元景收敛心神,拱手道:“王寨主客气了。本官此番前来,仍是奉旨招安。陛下天恩,念及寨主及梁山众好汉皆乃一时豪杰,误入歧途,特予宽宥,许以正道。”他取出诏书,郑重宣读。 朝廷此次开出的条件,比起上次确实“优厚”了许多:敕封王伦为杭州节度使,正二品武职,可率领本部人马前往杭州驻防,抵御方腊。其余头领,亦各有封赏。 宣读完毕,宿元景看向王伦,希望能从他脸上看到意动之色。 然而,王伦只是静静地听着,脸上依旧挂着那抹淡淡的微笑,直到宿元景说完,他才轻轻“哦”了一声,反问道:“杭州节度使?率部赴杭?听起来,朝廷是想让我梁山儿郎,去江南与方腊拼命,做那鹬蚌相争中的鹬蚌?” 第(2/3)页